女孩买房拒绝写弟弟名字,竟被父母起诉索要15万!法院判了
作者:赵化律师 访问次数:283 时间:2022/04/29
为了买房,晓燕大学毕业后一直努力工作,好不容易用5年时间攒了27万,父母却让她以弟弟的名义购房,晓燕拒绝后父母竟将她告上法庭,并索要15万赡养费。对此,法院将如何判决?
2017年,晓燕从大学毕业,父母想让她回老家发展,顺便帮她寻一门好人家嫁了。但是晓燕不喜欢这样的生活,她没有听从父母的建议,而是选择留在了大城市拼搏奋斗。为此,晓燕不惜和父母大吵一架,联系也渐渐变少。
5年过去了,晓燕努力工作好不容易攒了27万,就在晓燕准备买房时,父母却打来电话,让她先借钱给弟弟买房。
晓燕拒绝了多次,但父母并不死心,又想了一个办法,他们希望晓燕用弟弟的名义来买房。
钱没了可以再赚,并非晓燕不肯借钱,但在她心里父母偏心已经不是一两次了。
从小到大,弟弟想要一双几百的名牌鞋父母二话不说就给他买,而她呢,想要50元当学校吃饭的伙食费,父母都要念叨好几天;
除了大一的学费,是她在父母面前签字画押下借来的,晓燕其余的生活费、学费都是靠自己兼职打工一点一点攒的。
父母见晓燕软硬不吃,便以她对父母不管不问,将其告上了法庭,并要求晓燕一次性支付15万元的赡养费,以后再也不用往来。
接到法院通知后,晓燕专门请假回了老家,2022年4月26日上午,晓燕和父母一同前往法院,对这起纠纷进行处理。
法院在开庭审理之前,对晓燕和其父母进行了调解。
法律虽然规定了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,但并没有规定一定要出钱赡养父母,只有当父母缺乏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,成年子女才需给付抚养费。
而晓燕父母现在工作稳定、有固定收入,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,其要求一次性支付15万当作未来赡养费的诉求,如果晓燕不同意,则无需支付。
《民法典》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,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,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,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。
经过法院的一番调解,晓燕考虑到父母也养育了自己这么多年,最后决定同意每年给予父母8000元当做赡养费。
至此,晓燕才和父母达成和解。
父母将子女告上法庭的例子,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,而本案中,晓燕无法理解父母的偏心,而父母又不能感同身受晓燕的痛苦,是导致整个家庭分裂的关键,最终不得不用法律来解决。可清官难断家务事,希望不论作为父母还是子女,应当多为对方考虑才是,而不是一味地索取。
